2022/04/25

其實危險就在你身邊—“ 4%的人毫無良知 我該怎麼辦?”讀後心得

其實危險就在你身邊—“ 4%的人毫無良知 我該怎麼辦?”讀後心得
圖片取自網路

本書是在2005年出版,原文書名為 The Sociopath Next Door,我之前有看過,但是沒有寫心得,後來聽到台灣橋頭地方檢察署觀護人唐珮玲在誠品的 Podcast 介紹這本書,所以我又去圖書館借回來看。

感覺跟我之前看的2016年出版 —“The Confidence Game: Why We Fall for It... Every Time 騙局:為什麼聰明人容易上當?“一書的內容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反社會人格者就在你身邊

本書作者 Martha Stout Ph.D. 是美國知名臨床精神病學專家,也是一位心理醫師。她在書中說明,缺乏良心的人,被稱為反社會人格者,根據研究資料顯示,大約有4%的人口屬於這種人。她認為,反社會人格者就在我們的身邊,他們也許沒有使用身體上的暴力,但是他們有能力毁掉一個人的生活,而且完全沒有愧疚的感覺。

反社會人格者的特徵

  1. 很會花言巧語,也很會做表面功夫
  2. 比其他人更隨性、個性更強烈,或是更性感、更有趣
  3. 常會吹噓自己有多好⋯⋯(這讓我想到 Donald Trump ,哈!)  
  4. 需要刺激,所以常常喜歡鋌而走險
  5. 以撒謊、騙人、利用「朋友」著稱
  6. 過去或許有早期行為問題,如藥物濫用或青少年犯罪
  7. 永遠都不認為自己必須對惹出來的麻煩負責
  8. 情感淡薄,沒有同情心

由於這些人對自己和生活都很滿意,所以不會積極尋求「治療」(我覺得就是沒有病識感吧!)。只有在法庭交付,或是認為有好處可撈的情況下,才會去找醫生。

高明的控制與推卸責任

作者說,反社會人格者很高明的一點就是,他可以把別人控制的團團轉,讓別人無法發現他其實是個很冷血的人。

同時他們很喜歡玩遊戲,而這個遊戲就是控制別人、害別人心驚膽顫,同時他們一定要贏!不管這個贏來的東西是統治世界還是一頓免費午餐都好。

他們一貫的不負責任,例如把人家的手折斷,他會說這是因為對方不屈服他的要求,所以是對方自己的問題。

權威讓良心變遲鈍

書中介紹耶魯大學教授 Stanley Milgram 在1961~1962年間,進行多個實驗,如果有人穿上白袍或是自稱為老師,要求你電擊陌生人,大多數人都會服從權威,讓自己的良心沉睡,把電擊的力量加到最大都不會愧疚(當然這是假的實驗,但在當下,實施電擊的人都以為那是真的。)

這位教授得出一個結論:在服從權威的人心裡,他不必為自己的行動負起責任,而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這個外部的權威,所以他的良心會變不見;而且這個權威有沒有靠近你身邊也有關係,例如在戰爭中,長官要求士兵射擊,士兵會服從;可是一旦長官離開現場,射擊率就會下降。

最容易被發現的線索

身為心理醫師的作者說,她發現反社會人格者最容易被人發現的線索是「裝可憐」,因為他們要訴諸有良心的人的同情,作者還說了一句我覺得很重要的話:好人的同情就等於是無條件投降。反社會人格者,就是專門利用好人的同情心來反將他們一軍。

就像有家暴歷史的老公,打完人之後一定會聲淚俱下地跟老婆說對不起,說自己也知道不對,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⋯⋯。(拜託~~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!如果妳真的是受虐婦女,快點尋求幫助吧!😔)

個人主義社會容易孕育反社會人格

作者在本書中提到,美國社會容許並且鼓勵 me first (我先)的態度,也就是說,個人主義社會容易孕育反社會人格,而且容易掩飾這一類行為,不過在東亞國家(包括台灣),反社會人格相當稀少。這有可能是因為東亞國家的文化認為,宇宙萬物是互相依存的,所以會跟別人有聯繫感,而這也是有良心的基礎。

下場通常是自我毁滅

書中最讓我寬慰的一點是,作者說反社會人格者大多沒有好下場(讚!👍)。

有個辦法可以判斷某個你認為很有問題的人是不是反社會人格者,就是等到這個人的人生差不多走到盡頭時,看看他有沒有把自己部分或全部毁掉。譬如:失去飯碗、地位、家人,或是鋃鐺入獄、被人做掉⋯⋯。

必須保護自己

作者以她20幾年的臨床經驗寫出許多反社會人格的真實案例,同時告訴讀者該如何辨認出他們、保護好自己。有興趣的話,不妨去看看喔!



猜你喜歡:

精準刻劃工於心計的心理變態者—“客製化自殺”讀後心得

“原來這就是 B 型人格:那些自戀、善變、邊緣、反社會的人在想什麼?”讀後心得

殺人兇手的父母親也是受害者—“活著”讀後心得

以做假新聞為職志—“ 造假新聞:他是新聞金童還是謊言專家?德國《明鏡周刊》的杜撰醜聞與危機”讀後心得

自信讓人更易被騙—”騙局:為什麼聰明人容易上當?“讀後心得

人性本善還是本惡?—“ 人慈: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,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”讀後心得

“今天也要去見殺人犯:韓國犯罪側寫師眼中的人性故事”讀後心得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