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/09/23

這個時代沒有隱私—“隱私危機:當他們對你瞭若指掌:數據公司和政府機構如何竊取個資、窺視隱私、破壞民主“讀後心得

隱私危機:當他們對你瞭若指掌:數據公司和政府機構如何竊取個資、窺視隱私、破壞民主
圖片取自網路

本書原文書名為:They Know Everything About You: How Data-Collecting Corporations and Snooping Government Agencies Are Destroying Democracy,2015年出版。

中文版在2016年上市時書名為:誰買走我的個資:當你一上網,就等於宣告「我自願出賣關於我的所有資料,且分文不取,以使企業獲得最大利益」。為什麼?該如何遏止?而2020年時出版社更改書名為:“隱私危機:當他們對你瞭若指掌:數據公司和政府機構如何竊取個資、窺視隱私、破壞民主”。

隱私權與公眾利益拉鋸

講到隱私權,最常讓我想到的就是:像Apple這樣的公司,到底可不可以因為政府的壓力,而把恐怖份子的手機相關資訊交出來?

在2001年美國本土發生的911事件後,也有很多人在探討隱私權的問題。不過本書卻直指,1997年就擔任CIA局長的George Tenet要為反恐情報未向上通報負最大責任!因為1998年就有探員告訴Tenet,阿富汗的蓋達組織勢力有攻擊美國的危險。而且CIA和FBI這些軍事相關局處其實不缺少資訊的收集,但是他們不能把點狀的資訊連結起來,就造成了悲劇。

現在美國公民到處被監視、失去隱私權,政府最大的藉口就是911攻擊事件,可以讓他們擺脫憲法約束,侵犯大眾隱私。但事實上卻是,他們在該去監視可疑分子的時候,怠忽職守、判斷錯誤,然後現在依舊擁有很大的權利,去侵犯一般民眾的隱私。

政府秘密監控私人資訊

無論是Google或Facebook這類的科技巨頭,他們取得的私人資訊是做商業化的利用,增強廣告銷售效果;但政府是秘密監控,而且有逮捕與送人入獄的權力。2013年4月,前NSA和CIA局長Michael Hayden 就親口說出:“ We Kill People Based on Metadata”(我們會根據數位元數據殺人)。

看到這裡,我不禁想起有些科幻片所演的情節,如果想要陷害某人,就直接入侵並修改他的資料庫,讓他看起來是有罪在身,接下來秘密警察就會完成你希望發生的事了!多可怕呀!😖

歐洲才是注重隱私的國家

看了本書我才知道,歐洲人享有比美國人更強的隱私保護。因為在歐盟法律下,合法收集個資有非常嚴格的條件。2014年,歐盟最高法院對於一位西班牙律師Costeja González做出有利判決,他在網路上的某一筆資料可以擁有被Google遺忘的權利(right to be forgotten)。可是前Google CEO Eric Schmidt反對這項判決。他在2009年接受CNBC訪問時就曾說過:“ If you have something you don’t want anyone to know, maybe you shouldn’t be doing it”(如果你有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,也許你一開始就不應該做那件事)。

「大眾有知的權利」這句話大家都聽過,可是這有沒有可能會侵犯個人隱私呢?「被遺忘權」到現在也還是被熱烈討論,因為在隱私和公眾利益之間,好像真的就是兩條平行線。我在想,如果某人作奸犯科上了新聞,10年後他認為自己已經改過自新,請求將這些相關的資訊從網路中刪除,到底可不可以呢?這真是個大哉問!😔

軍事情報綜合體Palantir


這本書有提到Palantir這家公司,真是讓我驚訝~沒想到這公司居然在2003年初期就已經大放異彩!它專門幫情報與執法機關拆解數據,讓政府能知道每一個人的渴望、恐懼與習慣(我又再次不寒而慄!)。作者說,Palantir在創業前三年的唯一付費客戶就是CIA,「強大的隱私與民權」是它們最不關心的事,可以說它們就是國家安全機關的一部分。

2020年Palantir直接上市,我原本想投資的,後來放棄。現在看了這本書的內容,覺得冥冥之中自己遵從了Google之前被眾人叫好卻在之後移除的行為準則:Don’t be evil(不作惡)。哈!😁

Edward Snowden是個英雄


揭露美國政府監控個資機密檔案的Snowden,被UN High Commissioner(聯合國人權事務)相關人員”認證“,他其實是真正的英雄。2014年3月,NSA副局長Richard Ledgett 接受TED的 Chris Anderson訪問時,被問到Snowden公開了政府與企業合作進行大規模的隱私破壞行動,他們的說法是什麼?Ledgett的回答是:大家都在做!意思就是,除了美國,其他國家也都會逼迫企業提供民眾個資給政府做監控。

Snowden在2014年7月接受英國The Guardian(衛報)採訪時表示:如果你是國安局分析人員,你會發現在資料庫裡的大部分內容,都不是政府鎖定的對象,而是一般社會大眾。這些資料包括打電話的地理位置、私人簡訊、電話內容.....。而在這機關上班的人,都有貸款要繳、有家人要養,這些越線的事絕對不能說出去,否則你會被起訴,飯碗就不保了。Edward Snowden interview - the edited transcript。對一般上班族而言,良心與飯碗孰輕孰重?其實很清楚,而這也就造成了政府可以有恃無恐的繼續侵害人民隱私的結果吧!

必須質疑「保護國家安全就必須犧牲個人權利」的這種假設


作者在書中的後記寫到,反恐戰爭不是靠侵犯隱私就能打贏的,必須質疑「保護國家安全就必須犧牲個人權利」的這種假設。還有憲法學家認為,美國必須修正國家安全有關資訊的分級制度,因為這是一個憲政問題也是政治問題,只能透過集體行動來解決。

隱私權相關議題


在台灣有「台灣人權促進會」這個組織,在網路上有一些隱私權的相關議題,大家可以參考。或許我們在這個網路無所不在的世界,對於隱私權的暴露是無所遁逃,只能衷心期待不會錯誤的被傷害。




猜你喜歡:


“ 我們是誰?大數據下的人類行為觀察學(2022年新版)”讀後心得

判讀力三部曲—“新時代X新生活X新媒體判讀力”讀後心得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