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書的原文書名為:The intelligent investor: a book of practical counsel,我看的版本是1996年的中文版(原文書的第四版);不過2018年寰宇出版社又出版了全新增訂版(也換了譯者),原文書名為: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Rev Ed.: The Definitive Book on Value Investing。
巴菲特19歲時讀了第一版
這本書其實不斷地有做修正,巴菲特在19歲時讀了本書的第一版。他認為第8章和第20章,是他的老師 Graham 給投資人非常珍貴的建議。書中的引言有提到 Santayana 這人有說過:「未能記取歷史教訓者,注定要重蹈覆轍。」 (我Google了一下,原來George Santayana 是一位哲學家,他說的原文是: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.)
我知道投資有些法則是共通的,但有時候真的會覺得“這次不一樣” 。例如過去沒有QE、沒有政府灑錢,也沒有極低利率這些事,所以很容易就會懷疑現在的投資理念是否會跟過去不同?就像經濟學家 John Maynard Keynes 認為,政府應該要擴大財政支出才能夠對抗經濟大蕭條。可是現在美國政府的赤字很令人怵目驚心,那所以呢?美國人債務一直增加,這樣就可以拯救經濟了嗎?我真的不是很懂!
投資者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
本書的引言有提到,希望讀者能在書中學到避免犯嚴重的錯誤,因為投資人的主要問題,也就是最大的敵人,很可能就是自己!如果能建立起投資的正當心理及情緒態度,反而能夠比所謂的專家更能夠賺錢,並且守住錢財。我認為這就是現在「行為經濟學」大行其道的原因吧!
股票與債券的比例
在書中有建議投資人股票的比例應該大於25%、小於75%,而債券應該相反。不過我覺得時至今日,應該不會有專家建議投資債券了吧?尤其是有通貨膨脹的現在!所以說,投資觀念應該與時俱進,有時候也應該思考一下,以現在的環境來說,到底該如何正確的投資?(但什麼叫做正確?這又是因人而異⋯⋯)
Graham認為投資股票的優點,第一點就是可以避免通貨膨脹侵蝕資產價值,第二點則是長期以來有較高的平均報酬率。可是如果忽略了Margin of Safety (書中翻譯為“安全保障”,但現在的翻譯會譯為“安全邊際”),則前述的兩項優點會消失殆盡,所以難怪巴菲特也非常注重安全邊際這件事情。不過現代人普遍都有FOMO (fear of missing out) 心態,所以很難嚴守要買在價格相對低點的時候(至少我自己就是!因為總覺得錢放在身邊會咬人,實在沒有耐心再等下去了⋯⋯⋯⋯😝)
選擇普通股所需遵守的法則
- 必須做出充分但不過度的分散投資,至少需要10種股票,最多不超過30種。
- 應該要選擇大型、傑出而且舉債保守的企業。
- 每家公司都應該有長期持續發放股息的紀錄。
- 投資者必須就本益比訂定某種限制,盈餘則可以採用過去數年,例如七年的平均盈餘數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