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/12/19

是誰在真正應對全球危機?—“預兆 疫情失控紀事”讀後心得

 

是誰在真正應對全球危機?—“預兆 疫情失控紀事”讀後心得
圖片取自網路

本書的原文書名是The Premonition: A Pandemic Story,作者為Michael Lewis,他曾寫過The Big Short(大賣空)、Moneyball(魔球)等書,是一位能把歷史事件寫得像故事書一樣,讓人讀得津津有味的作者。此書是2021年出版,早安財經文化很迅速地讓中文版問世,也讓美國應對COVID-19這場危機的荒腔走板,真實且沉重的呈現在國人眼前。

價值70億美元的書 控制新疾病策略的起點

美國有一群有志之士看過John Barry作為歷史學家,發表於2004年、描述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作品“The Great Influenza”,發現如果在未來的某天發生疾病大流行,是件非常可怕的事。時任美國總統的George W. Bush (小布希)也看過這本書,並且非常重視,還在白宮召開會議,要求在場的幕僚回答:如果真的發生了病毒傳染,美國這個國家的對策是什麼?而他得到的答案竟是:沒有對策。

後來當時的The Biodefense Directorate (生化防衛局)負責人Rajeev Venkayya寫出了12頁的報告, 同時獲得了美國國會撥款的70億美元,得以用在他的大流行病策略裡,所以“The Great Influenza”就被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戲稱為價值70億美元的書。但也多虧了小布希總統有此遠見,才讓現在的美國有一些針對疾病大流行可遵循的依據,只可惜Donald Trump(川普)和沒有肩膀的CDC(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)搞砸了一切!

對”任何“”可傳播“的疾病 都“必須”採取行動

公共衛生醫療官Charity Dean醫師,是一位非常有責任心的官員,她在加州擔任此份工作時,特別重視病人的社交史,因為她知道如果傳染病一旦大流行,一定會對民眾及國家造成極大的衝擊和影響!可恨的是, CDC這個最高階級的衛生防制單位,卻是一副官僚心態,抱持著少做少錯的態度。而且在2018年4月10日,Trump解僱了當時身為國土安全顧問的Tom Bossert。Bossert是國家首席風險官,專門建立一個團隊處理生化風險,而新任的國土安全顧問John Bolton則認為美國的危險在於敵對國家,而不是自然災害或疾病,所以才讓整個美國在面對COVID-19疫情的時候,就像是一個落後國家,造成數十萬人死亡。

幸好有狼獾隊

Wolverines(狼獾隊) 最原先是一個由七位男醫師所組成的小組,每次有生化威脅出現時,他們都會在幕後想辦法弄清楚最新的局勢,以及可以做什麼來挽救民眾的性命。MERS(中東呼吸症候群)、EBOLA(伊波拉病毒)、Zika(茲卡病毒)這些“戰役”,他們都有參與。

他們當中的Carter Mecher醫師發現,學校才是真正最適合傳播疾病的環境,校車也不遑多讓,連在教堂裡,人跟人密切接觸的距離也都比辦公室來得更近。我認為沒有真正站在第一線去觀察、只是在辦公室憑空想像的官員,是不會注意到這麼多雖然微小但非常重要的細節的!

社交距離最重要

狼獾隊發現,限制措施實施越早,死亡人數越少,所以阻斷傳播鏈、降低基本傳染數,是在傳染初期、避免爆發非常重要的事。而且流行病的傳播速度是成指數成長的,一般人很難想像這件事。也就是說,如果把一張1/10公釐厚的紙對折再對折、總共對折50次,最後的厚度會超過一億一千兩百萬公里,這跟我們說理財要注重複利成長這件事是一樣的道理!可是因為人的大腦實在無法想像這麼大的差距,所以大家都忽視了傳染病的可怕性。

醫學最後一哩路難題

有民間機構開發出新的基因體技術,可以快速篩檢出病毒,奈何CDC並不買單。即使他們提供了免費的篩檢技術,官僚體系仍然限制了美國人民可以得到的服務,當然也就增加了染病及死亡的風險。看到這裡,真心覺得美國政府實在是非常的失能!大家都認為CDC理應是那個站出來領導大家對抗疫情戰爭的單位,但事實卻證明,他們只是袖手旁觀,一昧把頭埋進沙子裡,認為美國沒有高度危險性。

艱難的決定

我覺得在本書中可以深深感受到這些流行病學、公共衛生專家的艱難決定,因為他們手上的資料、數據都不多,卻要做出是不是要關閉學校或辦公室的決定,而無論結果如何,他們都有可能被挨罵。如果真有疾病大流行,很多人還是捱不住悶在家的漫長歲月;若疾病沒有爆發,又會被別人嫌說幹嘛做出無謂的選擇?

民間力量才是可依靠的

在這本書的後記,作者提到,如果有人想救國家,不應該待在昏庸的政府體系內,而是應該勇敢跳出來創業,利用民間充沛的資金及人脈,才能夠真正的做事,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。我覺得真的好諷刺喔!但這就是這本書中所提到的真實景況,叫人不相信也難。

為何走到這裡?

如果你想了解美國在這場COVID-19風暴中,為何會應付得那麼吃力、表現得那麼差勁,而其實就有這麼一群人,早已發現了疫情蠢蠢欲動、極力想要阻止傳染病的發生,這當中的來龍去脈,值得你細細閱讀“預兆 疫情失控紀事”這本書。



猜你喜歡:

無法抹滅的抗疫記憶—“這裡沒有英雄:急診室醫師的COVID-19一線戰記“讀後心得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