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/11/26

交易死亡率在 80% 到 90% 之間—“天使歷險記:拿十萬走進一級市場,矽谷新創投資大師的千倍收成策略“讀後心得

 

交易死亡率在 80% 到 90% 之間—“天使歷險記:拿十萬走進一級市場,矽谷新創投資大師的千倍收成策略“讀後心得
圖片取自網路


這本書早在 2017 年出版,原文書名是:Angel: How to Invest in Technology Startups--Timeless Advice from an Angel Investor Who Turned $100,000 into $100,000,000。作者為 Jason Calacanis,他是科技創業家,也是史上十強天使投資人。

對於我而言,這麼晚才看到這本書比較有意義。如果讓我在繁體中文版出版的 2019 年看到此書,鐵定跳過不讀,因為那時投資美股才五年的我不喜歡也不想了解科技業,更何況是新創產業!

當然我也因此付出代價(就是美股帳上數字不多、價值不高 😔)。但也因為之前已看過跟 10 倍股、百倍股相關的書籍,所以現在回頭來看跟天使投資有關的書,就覺得好像有異曲同工之妙!

天使投資是什麼?


作者在書中明確表示,如果希望大約每 7 到 10 年能讓資金翻倍(運用 72 法則),最理想的辦法,就是買些低手續費的指數型基金。

那為什麼還要把錢投入未經驗證的新創公司呢?

這是因為—如果你在一家新創公司的投資夠早,而這家公司成了獨角獸(價值 10 億美元的公司),那你的回報將是足以改變你人生的金錢。這就是天使投資!

像不像如果你現在選中了未來的 10 倍股或百倍股會擁有的回報?(當然我相信後面的 0 位數會差很多,但至少也比 ETF 高出無數倍!😀)


人是唯一


作者很注重新創公司的創辦人,一間新公司能夠有新產品、新利基當然重要,但他始終認為人是唯一,因為只有這個人能夠面對問題、解決困難、激勵員工、增加營收,才能讓這間公司成長茁壯、屹立不搖。

這似乎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,很像我們在投資一間公司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他們的 CEO,只要人對了,這間公司就不會有大問題,所以在投資前做好盡職調查是很重要的。

但作者也承認,遇上像 Bernie Madoff 或創辦 Theranos 的 Elizabeth Holmes 這種人,第一次做壞事被逮到,就算做好背景查核也無濟於事,只能任憑白花花的錢消失無蹤。所以天使投資人投資新創公司,真的就像在賭!
 
印象很深刻的是,作者有提到一位年輕創投業者,竟然在他已經從洛杉磯飛到舊金山要來開會的途中,突然取消會面。當時氣呼呼的作者決定親自面對這位菜鳥,並且在菜鳥的 12 位合夥人會議中對他破口大罵。

老實說,我看得大快人心啊!😁 面對不尊重別人的人,真的不必太客氣,尤其作者已經是資深天使投資人了,願意花時間跟你見面討論問題,不是應該求之不得嗎?如果真要取消,一定要提早說明,畢竟這種專家級人物做事都相當有紀律,鐵定早就把事情和時間都安排好了。

如果我是天使投資人,絕對不會想要投資這種創辦人。

殘酷的事實


書中有說到投資新創公司的諸多殘酷事實,譬如:
  1. 產業中比得不是誰第一個到,而是誰在市場完備時第一個到。就像 Google 是第 12 個搜尋引擎,Facebook 是第 10 個社群網路。
  2. 天使投資平均投資一家公司 7 年之後才能拿到錢—如果真的能拿到錢的話。
  3. 天使投資的失敗率是 80% 到 90% 。
  4. 要把天使投資想成是一場 10 年的追尋。
這完完全全就像是在找尋自己的 10 倍股或百倍股嘛!!😂 你只能憑著自己的觀察、追蹤公司營收,在眾人還無法看清楚這家公司的優勢之前,先行小額投資,並且視其成長發展的速度,決定加碼投資的金額。

你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就看到成果,也必須經歷公司業績的起伏不定,可能需要 10 年以上的時間,才會有數倍、數十倍、數百倍甚至數千倍以上的金額回報給你。

你能承受嗎?

如何處理報酬?


如果你壓對的賭注正在快速增長,例如此間新創公司已經 IPO 上市,而且股價屢創新高,你得到的報酬該如何處理呢?

這其實是很兩難的局面,因為你是前期投資人,成本必定較低,握在手中不賣,未來可能有更高的價值;但換句話說,萬一這公司遭遇到強勁的競爭對手,造成股價下跌,你可能又會懊惱自己為何沒有拋出股票。

作者建議,在價格夠高的狀況下,將贏得的「賭金」挪走 10% 到 30% 放回自己的投資組合,通常能讓投資人睡得更安穩。

但怎樣才叫做價格夠高呢?這又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啦!😜



猜你喜歡:


終於買進我的 10 倍股了!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