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/03/06

一份“生於絕望 死於希望”的工作—“我是你的觀護人”讀後心得

一份“生於絕望 死於希望”的工作—“我是你的觀護人”讀後心得

 


本書作者唐珮玲記者出身,其文筆洗鍊,寫出許多發人深省又令人喟嘆的文章。想了解這群沒有法袍可穿的司法體系公務人員,是如何幫助「受保護管束人」重新走入家庭及社會;或是這些迷途羔羊是怎樣又被自己過往連累、被撤銷假釋,可以來看看這本講述人性的書。

生於絕望 死於希望

作者描述“觀護人”這份工作是生於絕望、死於希望,真是十分貼切!

剛從監獄出來的假釋或緩刑期間的受保護管束人,必須定期向觀護人報到,讓觀護人了解他們的身心狀況及社會適應能力,再從旁給予協助及支持。這些曾接受監獄洗禮的人,跟社會隔離了一段時間,重回天日之際,不知是否能被家庭及大眾再次接納,心境也許處於絕望的狀態;可是一旦生活步上正軌,保護管束期滿之後,就可以不必再與觀護人見面,這也表示他們的人生已經充滿了希望!

浪漫又心碎的以聲相許

因為海上喋血而被判殺人罪成立的一名大副,過去終年跑船,不曾想要靠岸,卻因為喜歡上漁業電台播音員的聲音,進而利用特殊頻道聊天,展開一段空中戀愛。最後兩人竟決定在從來沒見過面的情況下,約好大副回台灣的時候在碼頭相見,直奔禮堂完成終身大事。

可是在返航期間,男主角就在海上發生殺人事件,船一靠岸就被押解到看守所。女朋友費盡千辛萬苦,將結婚申請書送進去看守所,才隔著鐵欄杆見到互相的第一面。這對新婚夫妻,沒有別人歡天喜地的蜜月旅行,只有討論聘請律師、給付賠償金和訴訟程序的對話⋯⋯。

我真的好難相信這件事!而且這位女主角寧願跟父母親決裂,也堅持嫁給正在坐牢的囚犯,還因此被電台任意解雇,最後只能打零工過日子。作者問她後悔嗎?她搖搖頭回答:「他是個很棒的男人!」

原訂保護管束期間視同期滿

“黃絲帶”這篇文章看到後半部,我就一直吸鼻子;看到作者寫的祭文時,忍不住流下淚來(突然發現自己看這類文章都很容易掉眼淚⋯⋯)。

先生因為殺人罪被關了十年,但妻子仍然不離不棄,每一次都會參與先生與觀護人的對談。就在男主人回到家承擔起先生及父親的角色、認真學習水電配管為家庭付出奉獻之後,卻發生意外,離開人世。

作者深深了解這位個案是如何努力的重新做人,在悲痛不捨之際,自願去靈骨塔完成最後一次的訪視。作者在祭文中告訴他:「⋯⋯如今你走到另一個世界,是以一個負責任的父親、愛妻子的丈夫、守規定的同學身分,光榮而有尊嚴的離開,留給大家的是懷念,而不是責備⋯⋯。」

因為一場意外的發生,提前了三年的保護管束期間視同期滿,這個個案就像一條遠揚的黃絲帶,留給妻子和兒子無盡的思念。

唯有了解變態,才能夠控制變態

作者說自己的工作,是要了解各種地下社會的黑話及背後的真意,還有各種犯罪手法。雖然不想認同這些個案,但卻必須認真聽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,才能真正明白什麼事情能夠改變他們!也就是唯有了解變態,才能夠控制變態。

我覺得觀護人這份工作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!換作是我,可能沒多久就當這領域的逃兵了。不過作者說,這份工作讓她親眼看見許多黑暗,卻也讓她看到很多人性的光輝!

觀護人治癒人心

本書的推薦序由最高檢察署檢查總長江惠民撰寫,他寫道:「法律不能解決社會上所有的問題,也無法改善當事人的困境,終究,只有『人』才能治癒人心。」

感謝這些沒有顯赫官銜的觀護人~你們盡力幫助受保護管束人不走回頭路,讓社會多一些良善,少一分險惡,這是眾人之福啊!




猜你喜歡:

”誰是受害者?犯案者是病人還是犯人?是謀殺或社會所逼?司法精神醫學權威的10堂課“讀後心得

了解警察的日常—“ 警察不拎GUN已抵達案件現場!”讀後心得

法律與世俗的公平正義並不一樣--"判罪:八張傳票背後的人性糾結"讀後心得

法律是不完善的正義—韓劇“Law School”觀後感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