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圖片取自網路 |
原始出版文字是瑞典語的此書,可以算在台灣暢銷書排行榜上赫赫有名。不過我是時至今日,才有機會及時間閱讀完電子書。
它是於 2020 年出版,台灣讀者是在 2023 年看到中文版,不過本書作者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已於 2022 年辭世。
都想去泰國當僧侶?
看這本書的時候,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,後來才發現,原來我之前也看過一本類似的書:
當富豪遇上僧侶:一個逆轉人生的真實故事(不過沒寫讀後心得)。我心裡還在想,怎麼國外那麼多以前在職場上位高權重的人,都想要去泰國當僧侶呢?😎
在這本書中內容有提到,在泰國,僧侶算是蠻普遍常見且蠻受敬重的對象,但換到其他國家就不見得了—這從作者到英國修行時,曾遇到路人甲叫他去找份「該死的工作」就可得知。
我有盡力而為
光看書名就知道這是一本心理勵志書籍,鐵定有很多「金句」可以供大家參考。但我個人最喜歡的不是出版社摘錄的這一句—「我可能錯了」,而是「我有盡力而為」。
因為內心清楚地知道:過去的我對打造自己的財務計劃有盡力而為;現在的我對處置老家房產有盡力而為;未來的我也還是會對自己要處理的事情盡力而為。所以自身反而對這句話特別有感覺!😋
喜歡的金句
我個人認為,心理勵志書籍的金句其實大同小異,而且常常看到,只是也常常忘記。😜
所以為了提醒自己,我就把它摘錄在下面:
- 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
- 少一點握拳,多一點鬆手
- 心靈成長,很大一部分正是勇於面對不確定性
- 這也會過去
- 犯戒沒人知?「我會知道」
書中讓我覺得很驚奇的地方
- 作者接受記者提問:「如果每個人都決定要當僧人,世界會變成什麼樣?」他回答:「這起碼和所有人都決定當節目主持人一樣好。」
- 有僧人對佛教和冥想相關的一切完全不感興趣,只喜歡蓋東西和看漫畫書。😱
- 經過長達二十年的僧侶修行之後,突然有個直覺告訴作者:該繼續前進了。
- 作者因身體健康因素還俗一年半之後,才完全克服了焦慮與不安。
- 作者一家人願意支持父親到瑞士進行安樂死。
- 作者不否認世界上存在有不可理喻的邪惡。(讚!)
猜你喜歡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