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Photo from Pixabay |
今天在網路上看到這一則新聞:若你活到100歲 要怎麼存退休金才夠?
心裡還想著,該不會又提到 4% rule 吧?
結果還真的是!😁
很受用的原則
早就忘記第一次看到這個公式是在什麼時候?只記得當時覺得似乎天打雷劈~原來有一種這麼簡易的計算方法,就可以知道自己準備的退休金夠不夠?😜
同時又深深感受到,「記帳」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!因為 4% rule 就是要我們預估自己一年的支出是多少,然後去乘以 25 倍這個基數。
試想,若一個人沒有記帳的習慣,完全不知道自己一年的花費數額多寡,那在第一步就會卡關,可能永遠無法知曉自己的神奇數字(安全退休金數目)是什麼?
也只是參考
不過,只要是在江湖走跳有一段時日的人(我指的是有點年紀的人~對!就是我!),一定會知道這個潛規則:「凡事有原則必有例外!」😂
所以,4% rule 也被不少人質疑過:懷疑資產配置的不同、時空環境的差異、通膨狀況的分別⋯⋯在在都會影響到這原則是否合用?
因此,我始終認為這個公式就只是個參考,每個人可以隨著自己的喜好去調整公式中的數值,以達到自己心中的安全感。
譬如,我實際的每年支出是 50 萬 ,我就把它算成 75 萬或 100 萬;原本應該乘以 25 倍,我就把它改成乘以 33 倍(3% rule)或 50 倍(2% rule)。
這樣算出來的退休金數字絕對比較大,感覺壓力沉重,但這也是一種「安全邊際」—讓你心頭對於自己能否安心退休的感覺。
有了財務安全感,人生更自在
我認為,但凡弄得清楚自己財務狀況的人,人生一定過得比較自在!
因為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重,能夠做怎麼樣的消費?(不過分花費,也不刻意節儉)
因為知道自己有空間、有餘裕,去應付突發其來的黑天鵝狀況(擁有緊急預備金)。
因為知道自己的投資組合報酬率,而不會對市場波動產生患得患失的心理(就是老神在在啦!)
這樣,不就是擁有了財務安全感,人生會比較自在快樂了嗎?😊
猜你喜歡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