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取自網路
哈哈!這就引發了我的好奇心,在圖書館望穿秋水的排了好幾個月之後,我終於借到了這本在 1989 年出版、原文為:LIAR’S POKER:RISING THROUGH THE WRECKAGE ON WALL STREET 的書。
它在 2000 年及 2011年分別由先覺和財信出版社發行過中文版,我看的這個版本,是在 2019 年由早安財經文化出版。
投資銀行家 vs 交易員
本書推薦人在推薦序中寫到,投資銀行分為企業金融部門(又稱投資銀行部門)及交易部門,在這兩種不同部門上班的人其命運也大不相同,同時這兩個部門也常常「打仗」,要搶奪公司的主導權。
描述投資銀行家購併活動最有名的書就叫做「門口的野蠻人」原來這就是著名的 KKR —“ 門口的野蠻人:當肥貓執行長遇上企業禿鷹(二十周年紀念版)”讀後心得 ;而描述交易員誇張行徑最有名的書就是這一本:「老千騙局」。
相同的本事
看過這兩本書之後,我覺得能在金融圈打滾的人都有某些相同的本事。
譬如他們都對自己有一定的自信;碰到挫折或侮辱的時候,不會很快就敗下陣來;對客戶要謙卑或虛張聲勢,都能精準拿捏;還有就是清晰的頭腦。
為什麼能拿高薪?
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和我一樣好奇,為什麼在投資銀行工作的人都能拿高薪?而且就連毫無經驗的人一進去也能拿到很高的薪水。
作者在書中的答案是:因為交易員只要一上線接聽電話,就可以替公司賺進更多的錢。而且在投資銀行賺錢,靠得不是技巧,而是無形的東西—天份、堅持、運氣。
看到這裡,我又更相信一句話—世界上沒有公平這件事。天底下就是有人適合吃這一行飯,偏偏我就不行!(氣呀!😡)
模仿並學習逆向思考
在書中,作者有提到自己把公司裡最優秀的兩位同事當成模仿的對象,去學習他們的交易思惟和態度,以及處理事情的看法和技巧。時間一長、耳濡目染之下,自己也成為了別人眼中的中堅份子。
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提到其中一位貴人(姑且名為亞歷山大) 的思考邏輯,就是比別人快了兩三步,也是 Howard Marks 常常說的 second-level thinking 第二層思考。
當年蘇聯核子反應爐爆炸的消息傳出時(車諾比事件),亞歷山大就買了兩大艘郵輪的原油,因為他認為核能供給減少,等於原油需求增加。
然後亞歷山大又跟作者說要買進馬鈴薯。
理由是,核子輻射塵會威脅歐洲的糧食和飲水供給,其中包括馬鈴薯,而美國的馬鈴薯沒有受到污染,必然成為糧食替代品,價格一定會水漲船高。
多麼了不起呀~~我看到這裡,真是不得不為這位「先知」拍拍手!實在是太厲害了!哎~~我永遠也做不到這樣啊!難怪這些人可以賺得盤滿缽滿!
財務杠桿的起源
在作者從事銀行業的 1980 年代,投資銀行很會開發新金融資產,抵押債券和垃圾債券就是在那個時候被「發揚光大」,雖說讓眾多投資銀行富到流油,但也的確讓許多原本很難獲得貸款的個人和企業更容易取得資金。由這所衍生出的財務槓桿,就是那個金融年代最顯著的特色。
也許時至今日,投資人都已對財務槓桿見怪不怪,但對那個年代的 Salomon Brothers (所羅門兄弟投資公司)來說,那就是他們大發利市的命脈呀!也讓當年的債券業務員每個人都是走路有風~~
80 年代銀行界實錄
這本描述 80 年代銀行界實錄的書,的確精彩好看,也許現在相關環境已有了些改變。不過我相信貪婪與恐懼,永遠都會存在於投資市場中,而這永遠都會給投資人及相關工作人員財富重分配的機會。
猜你喜歡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