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06/02

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—“老窮奇幻紀事:臺灣底層社會的崩壞人生與求生邏輯”讀後心得

 

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—“老窮奇幻紀事:臺灣底層社會的崩壞人生與求生邏輯”讀後心得
圖片取自網路

這本書是 2024 年出版,著實讓我認為「安居樂業」這四個字,根本就無法形容部分台灣人民的生活。

而且一如往例,我無法一氣呵成讀完此書,實在是書中內容太過沉重。😔

為什麼稅金要養這種人?


其實前面幾篇文章讀來,讓我越看越生氣 😡。緣由就是這些所謂的老窮人士,絕大部分根本在年輕時,都過著荒誕不經的生活。

不是酗酒賭博、賴帳不還,就是拋家棄子、出入監所,等到年老了,才在要求兒女撫養或是家庭重新接納。想當然爾,成功的機會很低,因此他們就成了流浪街頭的遊民。

更諷刺的是,這些人如果要申請社會福利身分,不但需要年滿 65 歲,而且必須上窮碧落下黃泉地證明自己的確沒有任何的外援—這時告子女棄養的法院戲碼就很常見了⋯⋯。對社工人員來說,此為必要之惡,可是看在我的眼裡,只覺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,我繳的稅金為什麼要用在你們這種人身上?😡

民間團體是再造父母


除了書中有許多令我憤恨不已的人之外,也有讓我非常敬佩的民間團體、社工人員、志工,幫忙打掃、送餐、申請社會福利、關心生活起居⋯⋯,有不少接受幫助的貧困人士都將他們視為再造父母。而我也暗自地想,這些善心人士究竟是懷著怎樣的情懷在協助這群人呢?他們不會有心灰意冷、覺得不值的時候嗎?

書中呈現的個案最叫我訝異的是,居然還有牙醫!這簡直就是自作孽自做自受嘛!!如果你不是年輕的時候愛賭、賠上家庭,又怎會在晚年時住在只有兩坪大小、空氣中瀰漫臭酸味的房間內,無家人聞問呢?還有一位退伍軍人,沒人清楚為何他沒和子女同住,只曉得這人因為酒駕而被取消退休公務人員的福利。我看到後覺得:你這不是活該嗎?政府三令五申不得酒駕、害人害己,你又不是不懂,被取消福利只是剛好而已。😡

老齡貧窮的原因


書中引述了 2020 年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的一份報告發現,老齡貧窮的原因有四種:
  • 長期低薪或就業不穩定
  • 太早離開勞動市場
  • 退休準備金不足
  • 家庭養護功能下降
這些原因在我看來,總結就是一句話:錢不夠多!不足以支撐一個人基礎的生活所需。

本書中也探討了台灣長期低薪,以及中高齡長者能夠選擇的工作有限,因此賺取的薪水非常微薄,一直陷入惡性循環中。同時作者寫道:貧窮就意味著一點可惡的意外就能剝奪生活的全部。看完全書,真的能夠深刻感受到此話涵意。

在書的後半段,我總算看到有一位街友的心聲「比較正常」:「人會變成怎樣都是自己造成的,我現在都在反省我自己。以前要是知道,錢就不會亂花,會好好規劃儲蓄。」這才像人話啊!😒

作者指出,其實無家者的就業比例比大家的刻板印象高出許多,也就是說,並不是所有遊民都好吃懶做,而且若真的有心要脫離街頭,首要就是要有勞動力,願意付出勞力工作、賺取薪水,但仍有許多老殘人士做不到這一點,因此始終在街頭徘徊。

「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」應該是我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最深的感觸—一個台灣,兩個世界,富者越富、貧者越貧的戲碼已經真實上演數年,除了內心感嘆之外,不知道何時能終結這樣的景象?是否真能終結?


猜你喜歡:

重點在於要有持續的經濟來源—“底層世代:高工時、低薪水、崩壞的人生軌道,絕望的國度裡是否也有你的身影?”讀後心得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