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/01/27

2022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趨勢—阿爾發證券投顧 線上分享會心得

2022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趨勢—阿爾發證券投顧 線上分享會心得
圖片取自網路


在台灣,阿爾發證券投顧就是著名的機器人理財公司,我在2018年參加台北金融科技展,就是特地去他們攤位看有什麼新奇的東西。其創辦人是陳志彥先生,出版過的書包括:“化繁為簡的逆思投資:破解虧損行為的獲利心法”、“誰偷走你的獲利”、“錢的分配術:我在銀行圈學到的致富竅門”、“新財富管理聖經:創造、累積、管理終身財富的新智慧”。老實說,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名號,我不會看這一場線上分享會。😁

Decacorns 十角獸

這場分享會當中,聽到一個新名詞(不過應該是我孤陋寡聞 😅):Decacorns 十角獸。原來一家成立10年內的科技公司,估值在10億美金以上且還未公開上市發行的Unicorn 獨角獸已經不稀奇了,現在估值在100億美金以上的Decacorns 十角獸才是重中之重,而且在2021年高達48家!美國的科技圈真的是很令人驚艷啊!!陳董事長也說,有人預計未來每一家公司都會是金融科技公司—Landing Club。這讓我想起,網際網路剛興起時,也是有人說未來的每一家公司都是網路公司,結果後來發生了.com泡沫。那這回⋯⋯⋯?

前五名的十角獸公司分別是:TikTok、螞蟻集團、Space X、Stripe、Kralna,當中就有三家是Fintech相關的公司。

2022年的世界趨勢

Finextra預測今年的FinTech趨勢是:Embedded Finance(嵌入式金融)會大幅成長(這就包括了BNPL、財富管理及保險);客戶數位化的一站式解決方案— Digital-only bank;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好的跨境外匯支付解決方案;傳統金融機構探索加密貨幣與NFT;新的平台即服務 PaaS 解決方案。

陳董事長有提醒BNPL的消費模式必須要特別謹慎及小心,否則對個人的財務狀況會有很大的影響~終於有人說出了我的心聲了!我就不信對財務管理不甚注重的人,在使用BNPL之後,還可以全身而退。😜

2022年的亞洲趨勢


這是新加坡的FINTECH公司所做的預測:亞洲國家會更擁抱嵌入式金融服務;數據驅動個性化訂製;數位支付會更持續發展;永續金融崛起;加密貨幣蓬勃發展(還用skyrocketing這個字來形容)。

據說亞洲人比歐美國家的人民更能夠接受資訊開放(其實就是比較不注重隱私權的意思吧?) 所以陳董事長認為,網路的資安問題會越來越受到重視。不過我還是不會投資資安公司,因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如果有資安公司自己的資安被駭客破解,那股價絕對會跌得很慘、重創投資者的信心。而且重點是,誰能保證自己的資安環境永遠不會被駭客入侵?與其當個提心吊膽的股東,還不如去買穩健成長的科技股呢!

2022年 ABN-Amro(荷蘭銀行)的預測


大型科技公司不會開設銀行(因為目前認為沒有必要);銀行開始擁抱金融科技(Open Banking);數位化銀行採用新技術(video banking);資安威脅和解決方案不斷增加;因應氣候變化議題,可持續化創新與替代能源方案將發展出可獲利模式;數位貨幣會成為主流。

陳董事長說,以他的年紀,過去無法接受加密貨幣。但是這一輩的年輕人,對新事物接受度很高,而他身處在金融業界,也在過去一年試著去了解加密貨幣的來龍去脈,現在已經改變自己的想法。我覺得,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機構願意接受加密貨幣的支付,這應該就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吧?只是看要如何接受監管罷了!(不過加密貨幣的興起,主訴求不就是不被監管嗎?好弔詭!) 昨天Meta要賣掉Diem(前Libra)這新聞也很受到大家重視,到底Cryptocurrency會如何走下去,也就只能wait and see了。

金融市場獨立評論家 Chris Skinner 預測


陳董事長說他有看此人的twitter,Chris Skinner 認為今年的Fintech發展會較坎坷甚至於停滯,理由是:法規的監管(陳董事長補充:像中國的螞蟻集團上市被卡、滴滴出行被迫在美國下市);P to P 的模式要轉型(2005年在英國成立、最老牌的peer-to-peer公司 Zopa,居然在今年宣佈要結束他們的P to P業務);一些公司的改名(惡名昭彰的Facebook改名為Meta);所以他說“ It’s the Big Regression. Bank to banks and away from tech.” 也就是人們要遠離他不懂的東西,讓銀行回歸銀行,遠離科技。

連SoFi都變了


SoFi原本是一家學貸公司,慢慢地也將觸角伸入各種金融領域中,他們過去的訴求是:Even banks don’t want to be banks. 不屑不願意成為一家銀行。可是他們居然也去申請了銀行的相關牌照,自己成立一家銀行,這是多麼大的轉變啊!所以陳董事長認為,最後科技公司可能還是必須取得成立銀行的資格,才能夠避免衍生出不必要的糾紛或困擾。或許在不久的將來,我們會看到Apple Bank?讓我們拭目以待吧!哈!




猜你喜歡:

這回Nasdaq下跌跟我有關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