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02/25

1970 年就不建議買債券—“投資的真理:解答投資界重大議題的完整指南”讀後心得

 

1970 年就不建議買債券—“投資的真理:解答投資界重大議題的完整指南”讀後心得
圖片取自網路

本書是 2022 年出版,原文書名為:Figuring It Out: Sixty Years of Answering Investors' Most Important Questions,作者 Charles D. Ellis 是前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操盤手,也出版過相當多書籍。

由於這類投資書籍我看了很多,所以只節錄了認為值得一看再看的重點。

不建議投資債券

這是在書中發現讓我大吃一驚的論點!這居然是作者在 1970 年寫的文章當中出現的建議!

  • 1970 在大多數情況下,只需要準備投資組合的 5 到 10 % 作為緊急預備金,就可以達到長期投資組合所需要的保護或保險,再者,如下文所示,只是為了不太可能發生,或者不確定是否會發生的逆境,就持有大量債券的投資組合作為保險,會產生相當大的長期投資獲利機會成本。
  • 2014 如果人們能從「大局」的角度,來看待他們整體的財務投資和收入,那麼他們不論在什麼年齡,債券投資的金額都會低於傳統的建議。
  • 2014 那些持有相當可觀長期債券的人,會因沒有持有更多的股票而付出了高昂的「機會成本」。

其他重點

  • 1997 對客戶來說,長遠來看,沒有獲得報酬的「機會成本」與「真實」的虧錢一樣,都是一種損失。
  • 1998 通往長期成功的最佳途徑,是擁有穩健、持續的投資政策:設定正確的資產組合並堅持下去。
  • 2003 真正困難的是自我管理:我們的期望和我們在投資期間的行為。
  • 2004 獲勝的方法是少打壞球;造就冠軍的,不只是打出好球的能力,還要具備打出極少壞球的基本素質。
  • 2014 過多的流動資金,對個人投資者來說弊大於利。流動資金的好處常常被誇大,而且成本常常被低估。

給孫子們的 12 條基本投資準則(節錄)

  • 儘量減少交易,以降低交易成本和稅賦。
  • 注意費用問題,它們可能看起來很低,但如果仔細算,實際上是非常高的。
  • 要花時間「瞭解你自己的財務」。
  • 當你做出財務決定時,要儘量以整體情況做考量。
  • 儲蓄永遠是投資的第一步。時間也很重要。結合時間和複利的儲蓄,結果會非常驚人。

猜你喜歡:

”投資終極戰:耶魯操盤手告訴你,投資這樣做才穩賺“讀後心得

看完後更想進銀行界上班?—”老千騙局: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常(30周年紀念版)“讀後心得

“ 先鋒榮譽董事長談投資:精煉40年投資智慧,關於儲蓄、複利和人生的致富金律”讀後心得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