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圖片取自網路 |
這本書在 2024 年 4 月發行。據作者表示,在臨出版前還不斷修改內容,這是因為 AI 造成人類社會的顛覆範圍太過廣大及快速。(君不見前立委孫大千用多快的速度就又出版了跟 AI 相關的書籍 😝)
像水電一樣存在
在書中作者不斷強調,AI 不是一項產業,它就像水電一樣存在於我們的世界中。它不會取代工作,只是取代任務,弱點是無法像人類一樣協調、決策和管理。
另外,現今最夯的生成式 AI 不見得精確,它能跟人類互動,給予靈感及想法,但是否採納及運用,端看人類自己的選擇。而且它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會產生「幻覺」,也就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。
軟技能更重要
書中作者不斷強調,在 AI 時代,軟技能更為重要。這包含了:
- 與人交流、溝通、表達的能力(寫作就是一種低成本,訓練自己溝通表達能力的方式)
- 擁有同理心及包容心
- 要會問對問題。而面對自己的考題時,要先質疑問題的真偽,才能回答正確的答案。
- 要能主動性的批判性思考(想培養此能力,就要多看、多聽,不論是閱讀、旅遊或與其他人交流都可以。只要能獨立提出自己的論述,有不同的觀點,再往周邊做連結,基本就具備一定的批判性思考能力。)
- 還是要學外語,因為多學一種語言,就是多了解一種文化、多學習一種思考方式。而多元思考在 AI 時代是加分的(這點很顛覆我以為可以把英文丟到一旁的觀念 😜)
要有成長心態,打破慣性
- 自信
- 自我管理
- 自學
總而言之,沒有持續學習的人,就像有人所說的:「30 歲就死了,80 歲才埋葬。」
提防心智扭曲
作者在書中提醒,現代人別被「按讚數」綁架—只跟 3C 產品消耗生命,無暇與家人共度時光。AI 應該是鬆綁大家的工作時數,而非耗費精神與機器互動。
但我個人對這點抱持悲觀態度,我完全不相信 AI 會釋放人類被禁錮在 3C 產品中的靈魂 😎。不信?Wait and See。
猜你喜歡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