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圖片取自網路 |
這本原文書名為:A Matter of Death and Life: Love,Loss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的書是 2021 年出版,兩位作者是德高望重、著作等身的教育人士夫妻檔。
由於太太罹患多發性骨髓瘤(Multiple Myeloma),經治療後無顯著進展,被醫生告知來日無多,因此決定兩人合著這本書,共同寫下家中成員面臨生病及死亡的心境和課題。
不要為我活著
我很佩服生病的太太自主做出這樣的選擇—她會持續嘔吐、皮膚潰瘍、極度疲倦;背痛的時候,一動就劇痛,而且痛到無法動彈;還會經常失禁,生命的尊嚴可以說是蕩然無存。
所以在得知醫生推薦的治療方法,對病情並無重大進展時,她決定不再讓自身受苦,選擇安寧照護,接下來是請求醫助自殺(這在加州是合法的。)
而她在苦思此舉是否恰當、是否對親朋好友太過殘忍時,還會想到:「這決定是我獨自一人能做的嗎?」
更令我感受悲痛的是,她先生後來的反應。原先他也極力反對,但一而再、再而三看到太太如此痛苦、一再請求之後,才痛徹心扉的說出:「不要為我活著。」
如果改拍成電影,我覺得這一幕絕對是極度催淚!😭
生命無憾的人,比較不怕面對死亡
看了這本書的內容我才知道,原來學界認為,覺得今生已活得足夠了、對生命沒有遺憾的人,比較不怕面對死亡。
也就是說,只要認為自己死而無憾,面對死亡時就比較輕鬆。
我個人始終認為,如果想到逝者是前往一個有其他親人(如:更早過世的雙親)迎接他的地方,這樣生者的心裡就會比較好受。而當事者是否覺得自己死而無憾,原來也是影響其心理狀態的因素。
最後一刻要有力氣
同樣是看了本書之後才知道,原來想要自己了斷生命,最後那一刻,還要有力氣把藥從吸管裡吸上來!😱
因為即使是合法的醫助自殺,法律也規定,病人服藥時意識要足夠清醒。所以有力氣把杯中的藥吸上來,還是相當重要的舉措呢!
這也讓我聯想到,不知道何時,台灣才能真正通過《尊嚴善終法》?
猜你喜歡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