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Photo from Pixabay |
家人日前傳來瑞銀集團(UBS Group AG)公布的「台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」,我一看就直覺不準!
怎麼可能淨資產 300 萬就叫做準富裕層?後來才弄清楚,這個表是以全世界的標準來看。
我的定義
我自己對於有錢的定義是:流動性資產要 100 萬美元以上。
如果以瑞銀的中文用詞來說,我認為這樣才叫做「準富裕層。」
當然這是很久以前外商銀行對有錢人的定義,現在老早就不是了!但因為我也沒這麼多錢,所以還是謹守這個標準不放,哈哈!
別人的定義
今天剛好看到一位財經網紅提到他的定義,我覺得可能比較適合台灣一般大眾的想法。
淨資產 < 30 萬台幣:貧窮
淨資產 30 - 100 萬台幣:小資
淨資產 100 - 300 萬台幣:入門中產
淨資產 300 - 1,000 萬台幣:一般中產
淨資產 1,000 - 3,000 萬台幣:高階中產
淨資產 3,000 萬 - 1 億台幣:富裕
淨資產 1 億 - 10 億台幣:非常富裕
淨資產 >10 億台幣:富豪
其他補充
這位財經網紅還說,如果一生中能從自己現在的階層跨級往上兩個階層的話,就很了不起了!
例如現在是小資,能晉身到一般中產,就表示已經很拼了。當然要往上到第三階層也不是不可能,只是會比較辛苦而已。
但不可否認,現在年齡、薪水等級、所處產業,甚至於身家背景(有無富爸媽?),也都會有所影響。
我還很喜歡他在今天直播節目中的一個分享,他認為一般投資人如果沒有能力選擇個股,就是直接買追蹤大盤指數的 ETF。
只要買大盤 ETF 就拿到 60 分;如果是定期定額,而不是 All In,也拿到 60 分;但如果能夠長期持有、堅持不賣,就拿到了 100 分。
這樣長時間下來,一定打爆其他沒有這麼做的投資人。😁
唉~~我真希望我在年輕的時候就知道這個道理!😝
猜你喜歡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