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01/07

9 年之間能做些什麼?—“ 倒帶人生: 一段迷亂、瘋狂的遊蕩歲月“讀後心得

圖片取自網路


這又是一本我在圖書館中無意間發現的書,原文書名是:Stuart: A Life Backwards,2005 年出版。2007 年時,BBC 和 HBO 曾一起合作拍成同名電影。

作者是一位曾在遊民收容中心工作五年的人,書中敘述了他所認識的一位遊民 Stuart,曾經離開街頭回到有屋簷的地方下生活,被英國當地的社工機構視為輔導後極為成功的案例。

在書中曾說,一個人在遭逢遽變後,平均要過九年才會變成遊民。我真的很好奇,在九年之間,就沒人能幫助他們一些什麼嗎?

不幸的人,各有各的不幸


在書裡,Stuart 的人生經歷是被倒敘的。文章前面我所看到的他,感覺就是一個無法控制脾氣,很暴躁、不服體制、痛恨警察的人。

可是問題是,他在小時候明明就被媽媽及老師覺得是個乖孩子啊!

後來才知道,他的轉變完全就是因為被哥哥及保母多次性侵,送到少年之家之後,居然又被一個戀童癖給強暴!

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曾寫說: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。」

如果套用在個人身上,是不是也成立?唉~~😔

也難怪在本書第五章的題詞就是:「遊民—並不是他們沒有家,而是出了他媽的非常大的差錯。」

最重要的是頭幾個星期


這本書中有寫到,社工們都明白,在街友流落街頭的頭幾個星期,一定要與他們接觸。否則他們會開始對遊民團體建立起一種新的歸屬感。

因為街友也是人,想要擁有同伴,一旦他們有了歸屬感,再想要把他們拉回起點,拉回正常人這一邊,就會難如登天。

這也是我很想問的,如果一個人遭逢遽變後,平均九年才會成為遊民的話,那麼在這九年期間,完全沒有任何人或任何機構或任何單位能夠幫助他們嗎?

而他們有沒有向外求援,表達出需要幫助的訊號呢?


我真希望我不是我


在全書中,我看到這句話最有感觸。Stuart 在清醒的時候,會說出:「我真希望我不是我。」

這得要對人生多無盼望、對自我多無信心的人才會講出這句話呀?

也因為這句話,讓我稍微能夠理解為何他會想要吸毒、酗酒、自殺、犯罪來逃避人生所面對的現實。

在這本書出版之前,Stuart 就離世了。我原以為是臥軌自殺,但看了書中作者的描述,又覺得不像。最終,陪審團的判決是開放的:認為既非自殺,也非意外,而是難以理解。

此書出版之後,作者接到了過去曾教導 Stuart 的老師來信,她說很震驚看到以前教過學生的人生經歷及死亡,很希望在當時能再多做些什麼以保護他。

但我最大的疑問還是,九年之間,都沒有任何的契機可以扭轉他的命運嗎?是不是每一位在街上的遊民,都失去了他們曾經可以有機會的九年?



猜你喜歡:

人生好難—美劇“As We See It 心之所向/如我們所見“觀後感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