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圖片取自網路 |
這本書在 2021 年出版,原文書名是:We Are What We Eat,作者 Alice Waters 是一位美國名廚。
她在書中闡述了,為何速食文化會對一個人產生深遠的影響,而且還是壞的影響!同時,作者所定義的速食,是「食材在生長過程中使用農藥,再透過工業化大量生產,並且(在多數情況下)採用人工添加劑與防腐劑的(超級)加工食品」。包含了所有不是生鮮食材的食物,例如:冷凍調理食品、漢堡、披薩,甚至是大家動動手指頭就輕鬆送上門的餐點⋯⋯等。
坦白說,我也是一個追求速度/效率的人,因此冷凍食品對我而言,簡直就是不可多得的好物!😂 但是身為慢食推廣者的作者,卻非常嫌棄這樣的想法和觀念。
速食價值觀
作者堅信,如果一個人常吃速食,不但會導致生理上的營養不良,連心理都會攝取速食文化的價值觀— 也就是任何事情都唾手可得,凡事永遠多多益善,效率勝過一切;不論季節和產地,食物的外觀和味道都應該保持一致。
但她認為,這些觀念簡直大錯特錯!因為「方便」和「快速」的想法深植人心,就容易讓人期待所有事情都應該不費吹灰之力就做到或得到,讓人們忘記了困難與挑戰也是人生必經的過程。
而且如果仔細想想就會知道,生鮮食物的生長都會按照節令走,料理方式也應該隨之做調整。但現在我們一年四季都吃得到蕃茄、葡萄、酪梨⋯⋯。這景況就像生活在台灣的我們,其實每天都可以吃到粽子、湯圓、月餅一樣,非常的稀鬆平常,再也沒有什麼季節或節日之分了。
最美好的事物值得等待
Alice Waters 認為,速度就是速食文化中的引擎,是推動其他速食價值觀的助力。反而讓人們忘了,最美好的事物值得等待,就像耕作需要耐心等待收成,就算是烹調、學習語言或是創業也無法一蹴可幾。
但現代人哪管得了這麼多?下了單就是要立即看到貨;出門遊玩一定要走捷徑;對方看訊息已讀不回,就揣測是否自己被討厭了?總而言之,「凡事都要快」的思維無所不在。我想,金城武的著名廣告詞「世界越快,心 則慢」應該很對作者的脾胃。😄
失去的生物多樣性
沒看過書的內容,我還真不知道,由於速食文化的關係,其實世界上的生物多樣性已經越來越少見了。
因為以工業化的產物取代傳統作物或在地物種時,不但失去了與作物本身的知識,連四周的生態結構也一起遭殃。而且作者認為,作物的多樣性是確保人類遠離糧食危機的關鍵,尤其氣候變遷對植物造成的影響非常大,如何適應變化多端的氣候是農業發展的頭等大事。
她還不失文人之心的表示,只要願意了解生物多樣性所代表的意義和價值,就會慢慢領悟到,世間萬物都可以發揮作用—因為天生我才必有用。
這本書的內容大多是我過去所沒有想過的,雖然自己不見得能立即放棄可以快速烹調的冷凍食品 😆 ,但好歹知道有人的觀念和我是不同的。慢食 VS 速食的不同,看這本書你就能了解。
猜你喜歡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