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05/18

大腦成就她,也毁滅她—“核心崩解:一位教授與思覺失調症奮戰並共存的人生”讀後心得

大腦成就她,也毁滅她—“核心崩解:一位教授與思覺失調症奮戰並共存的人生”讀後心得
圖片取自網路

這本書早在 2007 年就出版,原文書名是:The Center Cannot Hold: My Journey Through Madness,不過台灣是直到 2023 年才有中文版出現。

作者 Elyn R. Saks 在 8 歲(1963 年)的時候發病,病名是過去俗稱精神病的思覺失調症,現年近 70 歲。她與一般患者不同的地方在於,她是少數獲得高學術成就的思覺失調症患者。不但擁有大學的終身職教授職位,也曾在 2009 年得過麥克阿瑟獎(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)。

不覺得自己瘋狂

作者在書中說,她雖然在小的時候發病,但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問題,還以為大家都跟她一樣,隨時會看到有人要傷害自己,或是需要去殺人。只不過大家的控制力比她強,所以沒有出現瘋癲的情況。因為她自身懂得偽裝,因此隱瞞了身邊所有人。

直到大一學期結束回家之後,她才向雙親坦承自己有問題,父母親也立刻讓她去進行心理諮商,但成效不彰。就這樣一路撐到大學畢業,作者居然也以優異的成績申請到了英國牛津的獎學金!但就在環境轉變、壓力來襲之際,她整個崩潰,向精神科醫師求助。

但是她並不是一個肯全力合作的病人,因為她一直認為自己不需要服藥,只要夠認真、夠努力,一定能打敗心魔。而這錯誤的觀念,就跟了她幾十年,讓她不斷地從服藥—病情好轉—自行減藥—病情惡化—再度服藥的循環裡打轉。

談話治療

現在我們在美劇中,看到病人躺在沙發上,與心理諮商師聊天治療的劇情,似乎司空見慣。但若將時空拉回至 1980 年代,在當時可就不是那麼常見的景況了(比較常見的是下令灌藥、用皮帶將患者的手腳綁在病床上⋯⋯等較不人道的做法。)

但作者在書中強調,她非常感謝在那個年代,有獲得眾多醫師對她所做的談話治療。也正因為如此,後來當她成為了法律人之後,特別關切及認真鑽研精神病患的法律權利(包含是否要被五花大綁的拘禁、是否要服藥、是否可以出院⋯⋯等人權議題)。而這些,也成為了作者在職涯上的莫大成就。

拒絕被污名化


作者說,自己曾在精神病院待過的事實,非必要絕不會和盤托出,就是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,更擔心阻撓了自身在職涯上的努力。

研究所畢業之後,她決心做公益以回饋社會—親身到精神病院去幫助別人。但在那裡,她也突然發現到,自己居然會害怕一位曾經動手殺死過人的精神病患。因此她深刻感悟到,精神病不但將她污名化,也同樣令她污名化別人。

作者出版這樣的一本自傳,巨細靡遺地描述出自己的心路歷程,就是希望讓社會大眾知道,即使是思覺失調症的患者,一樣能對社會有所貢獻,而非傷害他人。她後來也曾在 TED 發表過相關議題的演講,讓全世界的人都能藉由她的述說,深刻了解這種疾病及所帶來的影響。

影音檔取自YouTube


猜你喜歡:

第一位獲判無罪的多重人格分裂者紀實—“ 24 個比利” 與 “比利戰爭”讀後心得

當你被心理醫師操控—美劇“The Shrink Next Door 隔壁的心理醫師/鄰家心理醫生”觀後感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