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圖片取自網路 |
此書的原文書名是:The Believing Brain: From Ghosts and Gods to Politics and Conspiracies - How We Construct Beliefs and Reinforce Them as Truths,2011 年出版。
一切始於威力強大的信念
作者認為,人們所相信的,其實就在於信念。先有信念,然後才是對信念的解釋。換句話說,只要你相信,你就會找到證據。
在這本書的最後章節裡,提到了很多人性的偏誤,越看越益發覺得,人真的不理性!😂 也難怪許多宗教、迷信、怪力亂神之事,會有人相信。
書中強調,大腦是信念引擎,具有
- 模式性 (patternicity):在有意義和無意義的資料中,尋找有意義的模式的傾向。
- 主體性(agenticity):為模式賦予意義、意圖和主體的傾向。
沒有「心智」(Mind)這種東西
作者認為,大腦內神經元放電,和神經化學傳導物質流過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間隙,以複雜的模式組合起來,產生了我們稱之為心智的東西,但實際上就是大腦。
而他後來會放棄信仰,起因在於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:如果上帝是全知的、全能的、全善的,那麼為什麼壞事會發生在好人身上? 越是去思考癌症、先天缺陷和事故等事情,就越相信上帝要嘛是無能的,要嘛就是邪惡的,或者根本就不存在。
這段寫得真好!😜 我記得一位大學室友也很不屑宗教信仰,她曾對我說:「憑什麼信祢才能得永生?」驚喜的發現,本書作者也有相同的想法!哈哈!
上帝存在?請舉證
已經有科學家發現,某些人有瀕死經驗,有可能是大腦缺氧,而且可以用人為的方式誘發出類似情境。
他說:「我不知道沒有上帝這件事是否為真,但我不相信上帝,並且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上帝的概念是由社會和心理建構的。」
科學與虛無假設(null hypothesis )
我很喜歡作者在結語中所說的一個論調:
科學始於所謂的虛無假設(null hypothesis)⋯⋯我是在較一般的意義上使用虛無假設這個術語:所調査的假設不為真,或者說是虛無,除非另有證明。
虛無假設聲明 X 不會導致 Y。如果你認為 X 確實會導致 Y,那麼你有責任提供令人信服的實驗資料,以拒絕虛無假設。
拒絕虛無假設所需的證明統計標準是相當高的。理想情況下,在對照實驗中,至少要有 95% 到99% 的信心水準證明結果不是偶然造成的,我們才能暫時同意該效應可能為真。
為什麼有人會相信鬼魂、神、外星人?你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。
猜你喜歡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